圖源:USCIS
近日,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對部分移民表格進行了重大調整,其中包括I-485(申請永久居留或調整身分)和I-131(旅行證件申請)。此次更新一反常態,於2025年3月3日立刻生效,未提供任何緩衝期。以往表格更新通常會給出緩衝期,允許申請人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使用舊表格,但此次新表格發布後,僅可使用新表格,舊表格即刻作廢。這項變化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尤其是對LGBTQ+群體和移民權益倡導者的影響。
取消“其他性別”選項,僅保留“男”或“女”
I-485 & I-131 舊版與新版表格對比
圖源:USCIS
在2023年拜登政府時期,USCIS為了體現對非二元性別和跨性別申請者的包容性,在I-485和I-131等表格中增加了「其他性別認同」(Another Gender Identity)選項。然而,此選項現已被取消,申請人現在只能選擇「男性」或「女性」。
這項改變與川普政府的政策方向一致。此前,美國國務院已宣布取消護照上的「X」性別標記,不再承認非二元性別的身份。對於許多非二元性別和跨性別者來說,這項調整意味著他們的身分在法律文件中可能無法充分體現,引發了權益組織的強烈反對。
LGBTQ+權益組織指出,取消「其他性別」選項不僅影響非二元性別者,還可能對跨性別者造成困擾。例如,跨性別者可能需要提供額外的醫療或法律文件來證明其性別身份,增加了申請難度和心理負擔。
恢復「外國人」 (Alien) 稱謂
圖源:USCIS
除了性別選項的調整,USCIS也重新啟用了「外國人」(Alien)這個術語,取代了拜登政府時期使用的「非公民」(Noncitizen)和「外籍人士」(Foreign National)等較為中立的詞彙。這項變更體現在多個政策領域,包括公共負擔判定和兵役豁免等部分。
「Alien」一詞的背景與爭議
“Alien”在英語中直譯為“外星人”,但在法律語境中,它指的是“外國人”或“外籍人士”。這個術語在美國移民法中已有數十年歷史,用於描述非美國公民的個人。然而,隨著社會對移民問題的關注增加,“Alien”一詞逐漸被認為帶有貶義色彩,因為它可能讓人聯想到“異類”或“外來者”,甚至被某些人解讀為對移民的歧視。
拜登政府時期,為了體現對移民的尊重,USCIS將「Alien」替換為「非公民」(Noncitizen)和「外籍人士」(Foreign National)等較為中立的詞彙。如今,川普政府恢復使用“Alien”,被認為是對移民政策語言的“倒退”,可能進一步加劇移民群體的邊緣化。
有移民權益組織批評稱,恢復「Alien」一詞是對移民群體的不尊重,可能加劇社會對移民的負面刻板印象,尤其是在當前移民政策本就緊張的背景下。
對同性婚姻的審查可能更加嚴格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政策變更可能不僅限於表格上的調整。有分析指出,川普政府可能會加強對同性婚姻移民申請的審查力度。例如,透過婚姻申請綠卡的LGBTQ+配偶可能面臨更嚴格的背景調查和更複雜的審核流程。
我們認為,在某些保守州,同性婚姻的法律地位仍有爭議,可能導致申請被拒絕或延遲。除此之外,這類婚姻的審查流程可能會更加嚴格,要求申請人提供更多的證據來證明婚姻的真實性。
我們律師事務所專攻婚姻家庭團聚類綠卡申請的律師表示:“我們過去已經在處理一些同性婚姻移民申請時遇到了更多障礙。此次政策調整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這種情況,導致更多申請被拒。”
大眾反應
值得注意的是,此表格調整僅涉及性別選項和稱謂的更改,並未對實際移民政策或申請流程進行實質改進。許多批評者指出,僅僅為了這些表面上的改動而大費周章地更新表格,既浪費了行政資源,又未能解決移民系統中的核心問題。
例如,依據我們多年的執業經驗,目前移民系統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案件積壓嚴重,許多申請人等待數年才能獲得審批結果。然而,USCIS卻將精力投入性別選項和稱謂的調整上,而非提高審核效率或簡化流程。這種「形式大於內容」的做法引發了公眾的不滿。
國際對比
與美國不同,許多國家在移民政策中對LGBTQ+族群持更包容的態度。例如,加拿大和澳洲的移民表格中提供多種性別選項,並對同性婚姻移民申請持開放態度。這種對比更真實反應美國政策隨著新政府意識形態的變化而變化的特殊性。
免責聲明Disclaimer: 本篇文章及任何本微信公眾號所發的文章,任何內容等,均不代表本律所或律師提供的法律意見。也不代表本律所或律師與任何讀者建立了律師與客戶的關係。美國移民法涉及複雜法律事務及程序等,建議讀者務必諮詢有經驗的移民律師。
資料來源:美國金頌達移民律師事務所